东辰安华学习网专业分享各种生活知识、常识,和大家一起共勉!

当前位置:首页 > 点子


阳陵泉的功效(血海穴在身体的什么部位)

2024-05-09 20:01:19栏目:商业
TAG: 穴位  治疗  常用  能够  疾病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阳陵泉的功效的问题,以及和血海穴在身体的什么部位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血海穴在身体的什么部位
  2. 足三里穴与阳陵泉穴的作用是什么
  3. 阳陵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4. 祛湿的穴位有哪些

血海穴在身体的什么部位

血海穴在哪个位置

血海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患者正坐屈膝位,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内侧肌突起中点处取穴;或正坐屈膝,医生面对病人,用手掌按在病人膝盖骨上,掌心对准膝盖骨顶端,拇指向内侧,当拇指尖所到之处为血海穴。

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血指气血,海即海洋,本穴善治各种血症,犹如聚溢血重归于海,故名血海,也称为百虫窠、血郄。血海穴具有调经统血,健脾化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以下病证: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②隐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③膝股内侧痛。

血海穴可以与许多穴位配伍,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如:①血海配带脉,有调经统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②血海配合谷、曲池、三阴交,有疏风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荨麻疹。③血海配犊鼻、阴陵泉、阳陵泉,有舒筋活络,利关节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疼痛。

具体操作应由专业的医师进行操作,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杜琳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足三里穴与阳陵泉穴的作用是什么

足三里穴与阳陵泉穴的作用是什么

足三里穴位可以健脾益气、降逆和胃、舒筋活络(舒展筋骨、疏通经络),阳陵泉具有疏肝利胆(疏通肝胆的气机)、清热利湿(去除体内的热邪和湿邪)、舒筋活络的作用。

1.足三里穴位位于足太阴脾经。因此足三里可以用于远端治疗脾胃疾病,具有健脾益气、降逆和胃的作用,例如临床上常见的胃痛、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疾病,也可以用于治疗虚劳疾病;足太阴脾经位于人的下肢,因此可以治疗下肢关节疼痛,发挥舒筋活络的作用。

2.阳陵泉穴位位于足少阳胆经,按照基本的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肝胆疾病,具有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的作用,还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湿热邪气郁积在肝胆),例如胆囊炎、胰腺炎。阳明泉位于人体小腿外侧,也可以用于治疗膝关节、下肢疼痛。

针对穴位可以采取针刺、艾灸、按摩等多种中医技术,具体使用需要遵循医生意见。

本内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孟淼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阳陵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阳陵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针对阳陵泉的中医疗法具有疏泄肝胆、清利湿热、舒筋健膝的功效,对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便秘、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膝肿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等有治疗作用。

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针对阳陵泉的中医疗法主要治疗肝胆类及肢体关节类疾病。

1.肝胆犯胃的病证: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等。

2.下肢关节类病证: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膝肿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等。

3.其他:对小儿惊风、破伤风等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马大勇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祛湿的穴位有哪些

湿气侵犯人体,会有各种表现,比如引起全身酸楚、浑身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粘腻不爽等等,湿气侵犯周身筋骨关节,容易引起风湿关节痛。然而我们人体里有很多祛湿的穴位,按揉这些穴位有助于祛除体内或体表的湿气。根据湿气所处部分及性质的不同,我们将穴位分为健脾利湿、清热利湿、祛风除湿、温化寒湿和利水消肿五类,来发挥祛湿的作用。

一、健脾利湿的穴位

脾虚湿气重的人容易表现为面色黄或黯淡、神疲乏力、倦怠懒言、食少、痞满、腹胀、腹泻、舌淡或有齿痕,苔白腻,脉滑。平时可以多按揉以下穴位:

1、足三里穴,该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能够滋补强壮、健脾除湿,是强壮保健要穴,常用于治疗各种虚劳病证,可以用艾条灸15-30分钟。

2、三阴交穴,该穴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能够健脾利湿,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肠鸣腹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湿疹等疾病。

3、地机穴,该穴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能够健脾化湿,常用于治疗各种脾虚水湿不化而出现的腹胀、腹泻、水肿、小便不利等疾病。

4、中脘穴,该穴位在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能够健脾和胃,渗湿利水,常用于治疗胃痛、呕吐、腹胀、泄泻、黄疸等疾病。

5、阴陵泉穴,该穴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也能健脾利湿、清利湿热,常用于治疗脾虚不运化水湿病证。

6、丰隆穴,该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能够健脾化痰,常用于治疗脾虚痰湿内盛出现的咳嗽、痰多、眩晕、头痛、水肿等疾病。

二、清热利湿的穴位

湿热重的人容易出现面色油光、口黏腻、胸闷、腹胀满、大便粘腻不爽或便秘、小便黄、舌苔黄腻、脉滑数。平时可以多按揉以下穴位:

1、天枢穴,该穴位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能够疏调肠腑、清利湿热、消食导滞,常用于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及月经病。

2、阴陵泉穴,该穴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也能健脾利湿,清利湿热,常用于治疗脾虚不运化水湿病证。

3、阳陵泉穴,该穴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能够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常用于治疗呕吐、黄疸、便秘、下肢痿痹、肝炎、胆囊炎及胆道蛔虫症等疾病。

4、曲池穴,该穴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能够清热、泻火、利湿,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上肢不遂、腹痛、吐泻、痢疾、湿疹及荨麻疹等疾病。

5、上巨虚穴,该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能清热利湿通便,常用于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及膝胫酸痛等疾病。

6、下巨虚穴,该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也能清热利湿通便,功效和常治疾病和上巨虚差不多。

三、祛风除湿的穴位

身体被风湿侵犯,轻则全身酸楚,疲倦乏力,重则关节疼痛、游走性疼,随天气变化尤为明显,甚至关节肿胀、变形等。平时可以多按揉以下穴位:

1、风市穴,该穴位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能够祛风湿,常用于治疗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股外侧皮神经痛、腰病等疾病。

2、肩髎穴,该穴位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能够祛风湿、止痹痛,常用于治疗肩臂痛,上肢麻痹或瘫痪,及肩关节周围炎等。

3、膝眼穴,有两个,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内侧的称内膝眼,外侧的称外膝眼。能够祛风除湿,常用于治疗膝关节痛,鹤膝风,腿痛,脚气等。

4、犊鼻穴,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能够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常用于治疗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四、温化寒湿的穴位

体内有寒湿的人容易表现为面色发白或发黑、畏寒肢体、手脚冰凉、腹痛泄泻、或浮肿,平时容易感冒流鼻涕,舌淡苔白或水滑,脉细或脉沉。平时可以多按揉以下穴位:

1、关元穴,该穴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能够温阳化湿,滋补强壮,常用于治疗肾虚气喘,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痛经、腹痛、泄泻等疾病。

2、神阙穴,该穴位在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能够强壮保健、温阳化湿,常用于治疗四肢厥冷、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等病。

3、中脘穴,该穴位在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能够健脾和胃,渗湿利水,常用于治疗胃痛、呕吐、腹胀、泄泻、黄疸等疾病。

4、肾俞穴,该穴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能温阳补肾,利水化湿,常用于治疗遗精、遗尿、泄泻、痛经、水肿、腰痛等。

5、石门穴,该穴位在腹正中线,脐下2寸。能够温阳利水,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泄泻、肠鸣等病。

五、利水消肿的穴位

体内水湿泛滥的容易表现出全身或局部水肿、尤其是腰以下明显、小便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平时可以多按揉以下穴位:

1、复溜穴,该穴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能够补肾益阴、温阳利水,常用于治疗腹胀腹泻、水肿、小便不利等病。

2、水道穴,该穴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能温阳利水,常用于治疗小腹胀痛、小便不利、遗尿、便秘、月经不调、疝气等

3、水分穴,该穴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能够温阳健脾利水,常用于治疗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蛊胀及肾炎等病。

4、三焦俞穴,该穴位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能够温肾阳、利水湿,常用于治疗腹胀肠鸣、呕吐、水肿、鼓胀、遗尿、癃闭等病。

5、膀胱俞穴,该穴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能够通利水道,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遗尿、泄泻、便秘、腰脊强痛等疾病。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