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学习网专业分享各种生活知识、常识,和大家一起共勉!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的概念是什么(投资组合收入代表什么啊)

2024-06-18 01:20:21栏目:商业
TAG: 理论  金融  有效  财务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有效资本市场理论的概念是什么这个问题,投资组合收入代表什么啊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财务管理包括哪些基本理论
  2. 技术分析,有用吗
  3. 投资组合收入代表什么啊
  4. 行为金融学主要讲什么

财务管理包括哪些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一、基本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是研究公司筹资方式及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关系的理论。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关于最佳投资组合的理论。

期权定价理论是有关期权(股票期权,外汇期权,股票指数期权,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优先股,认股权证等)的价值或理论价格确定的理论。

有效市场假说是研究资本市场上证券价格对信息反映程度的理论。

代理理论是研究不同筹资方式和不同资本结构下代理成本的高低,以及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

二、财务规划

财务规划帮助公司设立指导方针来制定运营和财务计划。将公司的关键目标合理化并兼顾到资本投资。公司目标转化成有形的财务指标。投资决策和目标产生整合的财务报表,把财务目标和财务指标联系起来。然后整个组织围绕这些目标和指标运营。

财务规划包含3项活动:1.设立目标;2.设立有形指标;3.衡量并调整目标和指标。在财务规划流程中,关键是要建立整合的财务报表及其与运营规划的链接。关键的财务规划与预测产生一致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并最终形成财务指标。

三、成本费用

成本项目:

制造成本。制造成本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等。

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企业为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属于某种产品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从当期收入中抵消。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研究开发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无形资产摊销、坏账损失等。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为筹资发生的其他费用。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销售服务费用、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和其他经费等。

四、预算

不论财务经理是否认识到,其预测流程都很可能存在弊病。陈旧的流程和工具与对预测准确性和质量的错误认识结合,使全球大多数预测流程存在弊病。成功治愈这一“流行病”需要两步。

首先,财务经理应当通过确定并解决预测问题的常见症状,认识到自己的弊病所在。其次,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财务经理可以采取措施以实现更为健康的预测实践,并且最终转变为更加灵活且具有盈利能力的组织。

技术分析,有用吗

每一次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知道怎么回答都会让人不满意的,那么这里我说一下我个人的理解,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家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整个市场可以分为弱势有效市场,半强势有效市场,以及强势有效市场,具体怎么解释呢?弱势有效市场:就是金融产品的价格已经充分的反应了过去的历史信息,因此研究技术分析是毫无作用的,不会让你获得超额收益率。半强势有效市场:金融产品的价格已经反应了已经公开的信息,因此去研究基本面也不会让你获得超额收益率。强势有效市场:金融产品的价格已经充分的反应了过去未来的所有的信息价格,因此知道内幕消息也并不能使你获得超额的收益率。但是由于这个有效市场假说无法做实证证明,只能是做统计观察,因此它的争议非常大,并且金融市场上面有非常多的现象利用有效市场假说无法去解释,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香港恒生指数的“丁蟹效应”,以及全球股市的“一月效应”,等等,并且2008年以后资本市场连续出现了几次的金融危机,对有效市场假说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诞生了研究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者,但是行为金融学很多的时候也只能定性的解释一些金融市场的现象,无法做到量化的研究,所以关于技术分析是否有效,这个属于一个哲学范畴的问题,根本无法证伪,举例子比方这个中医,其实很多的东西利用现代科学根本无法证伪,但是你又不能否定中医的很多的作用,但是同时它的不足也很大,因此这个中医对于一个人只能是相信于不相信,而不能说相信和不相信哪个一定是对的,因为一个相信中医的人和不相信中医的人如果去探讨这个问题,最终肯定是争论的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搞不好就是骂战,鸡同鸭讲,所以最好的相处之道就是相信的人和相信的人交流,不相信的人和不相信的人交流,两者之间不要互相谈论这个观点。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那么类比来说,技术分析也是一样的,有人相信技术分析的作用,那么就相信市场的所谓支撑阻力,反转形态,或者是顶底背离,但是不相信的人,那么可能压根就不相信这些东西,也难以去相信,同时在金融界这样的问题已经探讨了上百年,还是没有具体的定论,毕竟技术分析来说有太多的感性和主观的个人因素参杂在里面,也没有具体的可以量化的范式,现在的科学也不好论证。所以我倾向于既然技术分析和基本面谁也否定不了谁,那么何不两者都取其可用之处,为我们的投资保驾护航,而提高我们交易时候的正确率呢?

投资组合收入代表什么啊

投资组合收入(PortfolioIncome)中文名称:投资组合收入来自投资组合的收入,包括股息、利息、专利权税及资本收益等。

投资组合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投资组合理论指的是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而广义的投资组合理论除了经典的投资组合理论以及该理论的各种替代投资组合理论外,还包括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证券市场有效理论构成的资本市场理论。

行为金融学主要讲什么

这个问题和之前的一个问题几乎是一样的。可以参照我的对另外一个问题的回答。

行为金融学通俗点来说可以理解为:

行为金融学=传统金融理论+心理学(认知科学)。

传统金融理论又称新古典主义理论。它一个重要的假设就是理性人假设:即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都是理性的。基于这个假设,又衍生出来市场也是有效的(有效市场假说)。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很多数学模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期权定价模型等都在金融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理性人这个假设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切实的反映现实。比如说,遇到金融危机和金融泡沫的时候,人的行为很难说是理性。要研究这类问题的时候,传统金融理论就行不通了。

一些学者们开始试着把心理和行为的纳入金融学的研究中:比如很多人都存在的“羊群效应”,“过度自信"等现象。

学者们发现把这些”人“的因素纳入金融研究后,能更好的解释现实问题。近二十年来,有几位行为经济学家,如罗伯特·希勒(代表作《非理性繁荣》),理查德·塞勒(代表作《助推》)都获得了诺贝尔奖。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行为金融学逐渐为大众所重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行为金融学其实是对于传统金融理论的一个发展和补充,而非独树一帜的学科。

几本我认为比较好的行为金融学的科普读物推荐一下。

1.Thinking,FastandSlowbyDanielKahneman,2011

中译本:《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作者为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2.Misbehaving:TheMakingofBehavioralEconomicsbyRichardH.Thaler,2016

中译本:《“错误”的行为》理查德·泰勒(作者为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3.NudgebyRichardH.Thaler,2009

中译本:《助推》理查德·泰勒

4.TheWinner'sCursebyRichardH.Thaler,1994

中译本:《赢家的诅咒》理查德·泰勒

5.IrrationalExuberancebyRobertJ.Shiller,2000

中译本:《非理性繁荣》罗伯特·希勒(作者为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沃斯基(AmosTversky,1937年3月16号-1996年6月2日),与他的合作者DanielKahneman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关于有效资本市场理论的概念是什么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