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学习网专业分享各种生活知识、常识,和大家一起共勉!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


进士出身是什么意思(进士出身和吏员出身的区别)

2024-01-21 15:13:08栏目:商业
TAG: 出身  科举  意思  是什么

其实进士出身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进士出身和吏员出身的区别,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进士出身是什么意思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一、同进士出身是指什么

“同进士出身”的意思是“不是进士,但按照进士身份对待”;类似于“如夫人”只是“如同夫人”而已。所以,“同进士出身”的官员一般比较忌讳自己的出身,不愿别人提及。但是,“同进士出身”也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只是名次靠后而已。

二、进士出身和吏员出身的区别

中国古代官员从等级分为官和吏,从出身分为正途和杂途。七品以上为官,七品以下为吏。进士出身为正,捐班等为杂。进士一般授七品及以上官,捐监等授七品以下佐官。官和佐前途不同,收入相差巨大,身后哀荣不同。

雍正重臣田文镜,监生出身,入世是县丞,正八品,专管治安。屡迁也做到山东、河南总督,位极人臣,逝后谥号“端肃”,如不是杂途出身,身后的哀荣会更高。

三、进士是什么官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形成于隋唐,比以前的用人制度是一大进步,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即省试),中试者称为举人;再把全国的举人集中到京城里举行“会试”,中试者在宫殿举行“殿试”。

根据成绩高低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名叫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其次为三甲,同进士出身。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每次有六千多举人参加,取三百名进士。

关于进士出身是什么意思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